掇拾雜記
作者
李文馥[8117](角色:撰,關係:主要,相關題名:),杜俊大[8388](角色:跋,關係:主要,相關題名:)
包括傳記在內的多種文體的雜抄,題河內永順克齋李文馥(號鄰芝)撰
書前有作者的記文
由五種圖書組成,其一為三十篇越南人物的漢文小傳,主要為擅長字義、詩文、對答者如段氏點、狀瓊等﹔其二為若干喃文傳,如貧士討米等﹔三為喃文散文,如《游船賦》、《回舟阻嘆》以及敘述一私塾先生吝嗇卻向往風流的《不風流傳》等;其四為《二十四孝演歌》,李文馥撰序,杜俊大寫跋於明命十六年(1835),講述中國的二十四孝子,每條前為漢字原文,後為喃字譯文,附有李文馥與中國紳士題詠唱和詩文﹔其五為《婦箴便覽》,李文馥撰,內容為女子對家庭和社會應有的態度
原目編為4445號
書前有作者的記文
由五種圖書組成,其一為三十篇越南人物的漢文小傳,主要為擅長字義、詩文、對答者如段氏點、狀瓊等﹔其二為若干喃文傳,如貧士討米等﹔三為喃文散文,如《游船賦》、《回舟阻嘆》以及敘述一私塾先生吝嗇卻向往風流的《不風流傳》等;其四為《二十四孝演歌》,李文馥撰序,杜俊大寫跋於明命十六年(1835),講述中國的二十四孝子,每條前為漢字原文,後為喃字譯文,附有李文馥與中國紳士題詠唱和詩文﹔其五為《婦箴便覽》,李文馥撰,內容為女子對家庭和社會應有的態度
原目編為4445號